大禹的世界有多大:四海

2024-05-19 14:59

1. 大禹的世界有多大:四海

大禹的五服制每服五百里向外扩展,划出了一个边长五千里的疆域范围(见前文),相当于现在的1200公里左右,如果从东部沿海算起,西边到黄土高原的边沿。
  
 实际上,像这样具体而没有丝毫含糊的数字并不是孤例,而且所涉及的地理范围还要更加广阔。比如:
  
 发现没?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这几个不同时期的记载完全相同,这样统一口径的说辞似乎意味着在更久远的时代存在一个共同的信息源,至少与齐桓公的对话不太可能是瞎掰。
  
 有必要说一下管子,三国时的诸葛亮还是草根的时候就号称“亮躬耕陇亩……每自比於管仲乐毅”,这个管仲就是管子,在他的经营下,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其实他比曹操早多少年就玩过了。
  
 管仲是姬姓,出自周朝王室,据说是周穆王的后代,周穆王是西周第五代天子。
  
 周朝上承夏商两代,此前千八百年所积累的文献自然是这个新王朝的战利品。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个大禹时代的数据历夏商两朝再传到西周,不是不可能。
  
 难道古人真的有可能做过大地测量吗?
  
 四海,一般用来指代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如你我来自五湖四海,当然不可能说我们是来自海底世界,所谓四海,其实是陆地。
  
 即便在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辞典里,也是这么解释的,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尔雅》说:
  
 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这是相对华夏而言的概念,中原王朝周边的族群或国家就是四海,指向的也是陆地。
  
 不过,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就说过,蛮夷戎狄是四海,“此引伸之义也。”
  
 就像蟾宫是月亮,但蟾蜍并非像嫦娥一样的艺术想象,而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赖蛤蟆。同样,海就是海,就是这个地球上环绕大陆的水域。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称为四海之内,《管子》称为地之东西、地之南北,很明显,这不就是四海之内有地,地之四边有海的意思么?
  
 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指的正是四海之中这片陆地的大小。
  
 看地图就知道,这片陆地最有可能的就是亚欧大陆。
  
 如前文所说,由陶寺遗址出土漆杆推算,并结合历代天文观测所使用的尺度,得到了一组单位换算公式,即1里=200步,1步=5尺,1尺=24.5厘米。
  
 东西二万八千里,28000X200X5X24.5厘米=6860公里。
  
 南北二万六千里,26000X200X5X24.5厘米=6370公里。
  
 再来看我们所在的亚欧大陆有多宽。
                                          
 从中国东部到地中海,是7500公里左右。
  
 从中国南部到北冰洋,是5750公里左右。
  
 东西和南北的交点,是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有说这里就是大禹的都城所在。
  
 两组数据做下比较,东西是6860公里、7500公里,南北是6370公里、5750公里,东西方向比地图实测的少640公里,南北方向比地图实测的多620公里,误差的绝对值差不多,但一个是多一个是少,两个误差其实挺大的。
  
 不做过度解读,数据先放着,我们再来看另一种记载。
  
 在《山海经》里,说到大禹曾经委派竖亥测量东极到西极的距离。
  
 这一段记载,去年我曾经在《山海经里的世界观:远方有多远》尝试做过测算,但那时还不知道由陶寺遗址考古研究得出的尺度关系,最后选用了周代的一尺19.91厘米,结果让人不甚满意。
  
 现在有了新的尺度比例,我们来重算一下。
  
 首先是东极至于西极的这个数据需要做下说明: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
  
 其中的百和千肯定是数位,以此类推,则亿和选这两个字也应该表示数位。
  
 选可能是万的通假,如《康熙字典》载,明代杨慎注解称“选与万,古音通,遂借其字。”
  
 其实《山海经》的抄写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后面又补充说“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认为“十选”可能是“十万”之误。
  
 不管是不是通假,选相当于万,这一点没有问题。
  
 百、千、万都有了,再往上,是十万、百万、千万,然后才是亿。
  
 但是,抛开惯性思维,亿未必是亿。
  
 既然《山海经》里有“十选”,选相当于万,一万和十万(即一选和十选)就都是“选”,那么,再往上更大数量级的百万完全可能另外命名,这就是“亿”。
  
 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百、千、选、亿,就相当于后世的百、千、万、百万。
  
 亿就是百万,是胡说么?
  
 《康熙字典》载:
  
 由此可知,古代本来就有十万为亿的计数法,而《山海经》里的“万”记作“选”且用到了“十选”,但并没有将“十选”写作“亿”,如果“亿”是十万,就会与后面的“十选”(十万)有冲突,所以,这里的“亿”起码得是百万才能成立(也可能是更大的数量级)。
  
 这么理解的话,所谓“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就是五百一十万九千八百步,即5109800步,并不是一个大得离谱的天文数字。
  
 现在就可以计算了。1步=5尺,1尺=24.5厘米,《山海经》所说的东极到西极5109800步=5109800X5X24.5厘米=6259.5公里。
  
 这个数据与地图测量的东西7500公里差着1200多公里,这个误差未免就显得太大了。
  
 再比较一下却发现,《山海经》所说的东极至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与《管子》等书所说的“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两个换算后的数据非常接近啊。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山海经》在传抄中出了错漏,把本来是北极至南极的内容讹误成东极至西极呢?
  
 确实很有可能,因为《山海经》里只有竖亥测量东极至西极,并没有北极到南极的测量,然后在《淮南子》里也有竖亥,但他测量的恰恰就是北极到南极,与《山海经》的记载不一样,而且还有一个测量东极至西极的太章。
  
 这么一比较,有理由相信是《山海经》把南北记成了东西,东西的部分则完全搞丢了。
  
 发生这样的事,在使用竹简的年代也不奇怪,本来就不易保存,再加上王室内部争权倾轧以及改朝换代的战乱,还能留下片鳞半爪而没有全盘灭失,这已经算得上幸运。
  
 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山海经》的东极至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与《管子》的“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两个数据应该是等值的。
  
 那么,由这两个数据不就能算出一里合多少步了么?
  
 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是5109800步,5109800除以26000,得数是196.53,与我们设定的200步为一里近似,但很可惜,这并不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步与里之间的换算关系。
  
 不过,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南北二万六千里,两相对照,显然前者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精确数字,那么,将这个步数按我们设定的200步一里换算成里呢?
  
 5109800/200=25549,《山海经》的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等于二万五千五百四十九里。
  
 这个里数有零有整,注意,如果取整数,这不就是二万六千里么?
  
 没错,二万六千里原来是个取整的约数。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有理由予以确定的结论:
  
 第一,《山海经》里的竖亥测量的不是东极至西极而是北极到南极。
  
 第二,《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所记载的南北极二万六千里,这是一个取整的结果,其准确值是二万五千五百四十九里。
  
 由此也可以反过来证明,200步为一里的设定确实是合理的。
  
 遗憾的是,《山海经》脱漏了太章所测量的东极至西极的数据,古代先民充满智慧、勇气和血汗的探索,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幽暗之中,实在可惜可叹。
  
 既然南北二万六千里是取整的结果,那么,理论上东西二万八千里也可能如此。
  
 也就是说,《管子》等书所记载的东西二万八千里可能是精确值,也可能是一个约数。
  
 那么,我们可以用地图测距的实际数据来反推。
  
 亚欧大陆过王城岗遗址的东西向距离,即从中国东部海岸到地中海东岸,是7500公里左右。
  
 按照一尺24.5厘米,五步一尺,200尺一里的换算关系,实际距离7500公里相当于古代的30612里,如果取整数,是三万里或三万一千里,并非文献记载的二万八千里。
  
 同理,亚欧大陆南北距离5750公里,换算后是古代的23469里,取整是二万三千里或二万四千里,也不是文献记载的二万六千里。
  
 两个数据都不吻合。
  
 根据《山海经》记载的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与《管子》等记载的南北二万六千里非常相近,我们推论出这两个数据是对等关系,一个是精确值,一个是取整的约数,进而得到了古代里和步的换算关系,即一里等于200步。
  
 然后,在与地图测距的实际数据对照中,东西和南北两个文献数据都无法对应,那就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古今海岸线不同造成实际距离不一样,要么是单位换算有问题。
  
 第一种可能暂时无法求证,我们来看第二种可能。
  
 一里200步,这是得到验证的,接下来,关键就在一步有多少米上。
  
 出土文物证明,商尺是16.95厘米,殷商继夏而起,理论上讲,商承夏制是有可能的,即夏尺也是16.95厘米。
  
 尺和步的关系,有五步一尺、六步一尺、八步一尺,按一尺16.95厘米来看,则分别是0.848米、1.017米、1.356米。
  
 作为度量单位的步其大小与人走路的步伐有关,绝不能过于偏离实际生活经验,0.848米和1.017米,这两个可能就偏小,1.356米则比较合理,也就是八步一尺。
  
 一尺16.95厘米,八尺一步,200步一里,好,按这个换算关系再来看看。
                                          
 如表所示,东西二万八千里与地图测距的7500公里非常接近,不足百公里的误差可以接受。
  
 上面说了,二万八千里有可能是一个取整数的结果,而地图测距的实际距离7500公里相当于古代的多少里呢?
  
 答案是27655里,取整数,正好是二万八千里。
  
 东西二万八千里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两个数字的来源被找到了。
                                          
 古文献记载和实际测距有四个数字完美匹配,可能是巧合,亦或就是真实历史的还原。
  
 剩下一个不能匹配的,是《山海经》的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与实际的亚欧大陆南北距离5750公里,文献数据多出近1200公里。
  
 这个差距可谓巨大,完全不能称为误差。在有更合理的解释以前,暂且说,也许四千年前的北极,陆地面积比现在大得多吧。
  
 至少从地图上看,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如下图所示,红色箭头的起点就是地图测距的北端,由此再往北,越过一道海湾就是泰梅尔半岛的东缘)。
                                          
 如上所述,数据得到了完美匹配,同时还要注意到,大禹五服制的距离也有了少许变化,现在的五百里是135.6公里,由甸服的中心到最外层荒服的边界是678公里。
  
 如果沿用王城岗遗址的纬度,那么,从东部海岸向西678公里就是大禹五服的中心,现在的王城岗在其东侧45公里处,仍然位于五服最里层的甸服。
                                          
 这里,有可能是大禹的都城所在地么?
  
 找到真正的夏都可能仍需时日,但是,相关数据出乎意料的匹配度,不能不让人相信,大禹时代有太章和竖亥分别做过大地测量,这真的不只是传说。
  
 渡大江过荒野,穿山越岭,纵横数千公里,四千年前的人们是怎样做到的,实在很难想象。
  
 而且,就算脚力不是问题,定向不是问题,一路上山峦起伏江河阻隔,又要怎样才能得出直线距离呢?
  
 真是不可思议的成就,又或者,不过只是巧合,您以为呢?

大禹的世界有多大:四海